一、以“爱”为桥,搭建心灵大厦
教育是需要爱的工作,爱心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爱生如子更是做好班主任的法宝。作为一名班主任,姜五洲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努力用爱去浇灌每一位学生的心灵。2011级计算机班某同学是被抱养的孩子,自己和爷爷相依为命。一天刚上班,姜五洲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她的爷爷在房顶上摔下来了,现正在医院抢救。姜老师马上和这位同学赶到医院,她的爷爷还在抢救中。该同学吓得浑身发抖,姜老师拍着她的肩膀,一边宽慰她,一边鼓励她,一直陪她在医院待了近十个小时,直到她爷爷被抢救过来。但从此后该同学的爷爷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生活更加困难,她的上学、甚至吃饭都成了问题。她一时有了退学的想法,为了让她安心上学,姜老师一方面向学校反映她的情况,为她申请困难学生助学金;一方面在生活上悄悄关心帮助她,每个周都会偷偷地往她的饭卡上充100元钱,让她能吃得饱。姜老师还发动班里的同学一起关心她,让她感到自己并不孤独,让她感到班集体家一般的温暖。如今该同学已经顺利毕业参加了工作,经常利用休班时间回学校看望老师。
二、以“智”为楔,促使品行内化
教学生学做人学做事,有时是需要智慧的。百行德为先,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人都做不好,难免做坏事。因而平时把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同增强学生的自觉性相结合,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当然在执行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学生拿手机到学校,但姜五洲老师深知学生肯定不会那么听话,所以当学生来到学校以后,姜老师就抽空和家长联系,询问一下孩子的手机在不在家?如果不在家,嘱咐下个周不要带到学校,而且也顺便把学生的手机号码要来。有一次,和2014级计算机3班孔莉莉的家长联系时,知道她已带手机到学校,于是姜老师在她上自习的时候用自己家的另外一部手机给她打了一个电话,因为姜老师的手机号码他们都能记下来,下自习时她给姜老师回了一个电话,姜老师接电话后明确地告诉她:明天早晨把手机送到办公室。这样对其他同学也起到震慑作用,从那以后,2014级计算机3班的学生再也不把手机带到学校了。通过诸如此类很多事情,逐渐地促进学生自觉内化德行,增强自制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许多家长都高兴地说,自己的孩子比以前懂事多了。
三、以“能”为本,奠定人生基石
可能许多人都觉得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来玩的,没有爱学习的。实际上这完全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了解,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既可以通过春季高考升大学,考本科,又可以学技术,有一技之长,为将来奠定人生基石。因此姜老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刚来的时候就要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然后为了目标而去努力。姜老师非常重视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场考试,因为这是转变学习态度的重要一步。除了抓紧课堂学习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到教室检查各科的复习情况,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有时姜老师也抽空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这样在第一次考试后,很多学生的成绩比初中有了质的飞跃,他们曾经破灭的学习信心又被点燃了。
春季高考除了考理论知识外,还要考实践操作,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姜老师特别注重思想上的引导。他经常告诉学生,“一技”只能养家,“之长”才能致富!要求他们认真对待自己的专业,学好知识,练好技能。其次要注重行动上的督促。春考备考期间,姜老师每天第七节都会准时出现在教室,关注他们的技能训练情况;利用晨会午会时间,让学生总结交流实践心得。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春季高考,姜老师班成绩打破了学校记录,实现了春考考本科的梦想,徐祥申、郑红同学以高出山东省春季高考本科线70余分的成绩升入大学,现在徐祥申正在浙江理工大学读研究生,郑红已在北京的一家软件公司就业。
姜五洲老师深知名师的光环是用拼搏与奉献铸就的,荣誉的桂冠是用荆棘加汗水编织而成的。如今,处于事业黄金时期的他,正以更大的热情与干劲,向着更加辉煌的目标冲刺!